日前,上海清算所陸續披露五大發電集團債券2022年半年報告。近5年以來,國家電投半年利潤總額首次超過華能集團,位列第二。2022年上半年,國家電投實現利潤總額164.84億元,同比增長9.19%;華能集團實現利潤總額122.23億元,同比降低19.99%。
五大發電集團2022上半年關鍵數據
過去五年,國家電投憑借快速擴張的風電光伏裝機,資產總額實現快速攀升,利潤總額也在穩步增長。同時,國家電投也逐步成為全球光伏裝機、新能源裝機和可再生能源裝機最大的企業。華能集團也在進行新能源轉型,但是奈何火電裝機龐大。截至2021年底,華能集團火電裝機14006萬千瓦,比國家電投多出近5716萬千瓦。
2022年上半年,受國際煤價、電力供需等因素影響,火電企業燃料成本大漲。國家重拳出擊整治煤炭哄抬價格行為,煤價逐步回落,但是明顯高于去年同期。對許多煤電企業來說,今年上半年的煤價依舊是難以承受。
今年上半年,華能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——華能國際虧損超30億元,其中煤電板塊虧損超90億元。華能國際擁有華能集團超過七成的火電裝機,華能國際的業績對華能集團的影響可想而知。其實,華能集團早在幾年前就開啟了轉型步伐,并且成果頗豐。未來如果煤價能夠回落,回歸兩年前的水平,華能集團的業績或許將大不一樣。
2018年11月,舒印彪調往華能集團任董事長、黨組書記,也開啟了華能大力挺進新能源的時代。如今,華能集團的“兩線”“兩化”戰略進入收獲期。2021年,華能集團實現利潤133億元,其中新能源產業盈利同比增長88%。華能集團的季度、半年、年度會議中,多次提到了新能源產業利潤對公司業績的貢獻。華能集團2022年一季度經濟活動分析會上指出,“新能源產業利潤貢獻占比達到69.1%”。
由于風光資源的波動性,大型能源基地勢必要配套靈活性電源。近兩年,華能集團憑借著自身的火電、水電優勢,布局了多個綜合能源基地,火電企業簽約百萬千瓦級新能源項目的情況屢見不鮮。2021年,華能隴東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啟動,規劃裝機規模超1000萬千瓦,其中新能源占比超80%。
國家能源集團的轉型之戰也同樣值得關注。目前,國家能源集團的清潔能源占比在五大發電集團中最低,雖然風電裝機排名第一,但是光伏、水電的裝機都排名較后。2021年,國家能源集團舉全集團之力發展新能源,建設的國家首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1390萬千瓦,位列央企第一。新能源開工1968萬千瓦、新增裝機1089萬千瓦,均創歷史最高水平。
風電方面,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的龍源電力,作為全球最大的風電運營商,2022年年初開始就好消息不斷,簽下多個新能源大單。
水電方面,2022年,國家能源集團金沙江上游的旭龍水電站開工,同時奔子欄水電站也已經在規劃中。依托兩水電站打造的金沙江上游川滇段“水光風”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基地,規劃基地總裝機容量1180萬千瓦。
此外,今年5月,《四川省“十四五”電力發展規劃》印發,國家能源集團647萬千瓦水電項目被列入規劃,包括枕頭壩二級、沙坪一級等等!半p碳”目標背景下,五大發電集團開啟了“二次創業”,這也意味著新一輪角逐的開啟。五大發電集團,未來將會有怎樣的成績,讓我們拭目以待!
五大發電集團歷年關鍵數據對比
*本文數據來源:五大發電集團歷年社會責任報告、可持續發展報告,以及債券信息披露半年、年度報告。因統計口徑、單位不同,數據可能略有出入,本文數據僅供參考。